合法生產的依據:根據相關法律法規,從事食品生產活動必須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。代辦該證可使企業的生產行為合法化,避免因無證生產面臨法律風險,如高額罰款、沒收違法所得、停產停業整頓,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1。
市場準入的憑證:是企業進入食品市場的 “敲門磚”。有了許可證,企業才能將產品合法投放市場,與各類經銷商、零售商等合作,進入超市、商場等銷售渠道,拓展業務范圍,參與市場競爭。
保障食品安全: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需企業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、人員資質和管理制度等。這從源頭上規范了企業生產行為,確保食品從原料采購、生產加工到儲存運輸等環節都符合安全標準,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。
提升企業信譽:擁有食品生產許可證,能向消費者、合作伙伴、監管部門展示企業的合規經營和對食品安全的重視,增強市場對企業的信任度,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聲譽,有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。
行業規范的需要:有助于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有效管理,掌握企業生產信息,實現對食品生產行業的動態監管,規范市場秩序,促進食品行業健康、有序發展。
前期準備:確定生產條件,確保廠房布局合理,生產車間、倉庫、檢驗室等功能區域劃分明確,符合相應食品生產的衛生規范和工藝流程要求。同時配備相應的生產設備、設施,如生產加工設備、消毒設備、通風設備等,并確保其正常運行。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涵蓋人員健康管理、原輔料采購查驗、生產過程控制、產品檢驗檢測、食品召回等方面。
準備材料:通常包括食品生產許可申請書、營業執照或者其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復印件、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及其周圍環境平面圖、各功能區間布局平面圖、工藝設備布局圖和食品生產工藝流程圖、食品生產主要設備、設施清單、進貨查驗記錄、生產過程控制、出廠檢驗記錄、食品安全自查、從業人員健康管理、不安全食品召回、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等。
申請受理:一般可登錄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批系統,按要求填寫申請表,上傳申請材料,也可到當地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管部門窗口,提交紙質申請材料。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,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予以受理,并出具受理通知書。
現場核查: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在受理申請后的規定時間內,組織核查組對申請企業進行現場核查。核查組一般由 2 至 4 名核查人員組成,會依據相關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和細則,對企業的生產場所、設備設施、人員管理、工藝流程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。
產品抽樣檢驗:現場核查合格后,核查組會按照規定對企業生產的食品進行抽樣,所抽樣品應為企業正常生產的產品。樣品會送至具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,檢驗項目包括感官指標、理化指標、微生物指標等。
審核審批: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會對申請材料、現場核查情況以及產品檢驗報告進行綜合審核,經審核符合要求的,作出準予許可的決定,并向申請人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;對不符合要求的,作出不予許可的決定,并書面說明理由。
領取證書:申請人在收到準予許可的通知后,按照要求到指定地點領取食品生產許可證。
地區因素:經濟發達地區如一線城市,代辦費用可能在 5000-10000 元;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,費用可能在 3000-5000 元。
服務內容:基礎代辦服務,僅協助準備材料、提交申請等,費用可能在 3000-5000 元;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,包括前期咨詢、生產條件整改指導、人員培訓等,費用可能在 8000-15000 元。
企業規模和復雜程度:生產規模大、產品種類多、生產工藝復雜的企業,代辦難度較大,費用相對較高,可能在 8000-15000 元;小型、簡單的食品生產企業,代辦費用可能在 3000-8000 元。